当前位置: 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营风采 > 走进警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编稿时间: 2018-05-07 08:50 来源: 市公安局  
 

——记4.23世界读书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读书能让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四百年前的今天,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三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从此,这个日子便成了西方人的守护日。每年每到这一天,西班牙人都会相互赠送书籍,倡导全民阅读,以激发全民的读书兴趣,于是,长久以来,在西班牙全国上下,逐渐形成了在这一天给亲友赠书阅读的习俗。为了弘扬这个高雅文明的习俗,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在当今这个科技日益进步,教育日益普及,媒体日益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是越来越多,只要打开智能手机,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为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要在全世界提倡全民读书(传统意义的书籍),并且专门把“4.23”这个极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作为“世界读书日”进行发起和倡导呢?也许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会放慢脚步,拿起书,读读自己,思考人生。读书应该是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也需要仪式感,让人铭记读书的重要性。

新教育运动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我的阅读观》一书中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文明史的民族,我们的先辈很早就对读书的意义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至圣先师孔夫子晚年苦读《易经》,翻来覆去读,把穿竹简的牛皮都翻断了,只读到韦编三绝。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主席更是活到老,读到老,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天还一直在读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爱读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读书、勤奋读书的民族。可以说中华儿女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为书而苦,几千年来书更与无数的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热爱读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人的一生很短,也可以很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的海洋你总会找到生命的真滴。

文章作者:汨罗市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