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营风采 > 走进警营
 
我的母亲
编稿时间: 2018-05-15 08:33 来源: 市公安局  
 

老舍在《我的母亲》里这样写道: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而梁实秋也写了《我的母亲》:我父亲曾对我说,我们家所以成为一个家,我们几个孩子所以能成为人,全是靠了我母亲的辛劳维护。

--题记

我的母亲出生于1934年,她成长于炮火连天、民不聊生的战火纷飞时期;她奋斗于缺衣少食、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等到现在科技发达、社会繁荣、丰衣足食时,我的母亲却越来越老了…从母亲刀刻一样布满皱纹的脸上,读懂了她一生的辛劳与沧桑,母亲佝偻弯曲的身驱,见证了她一生生活的苦累与压迫。同时,也彰显了我的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抚育成人,供养我们读书的艰辛与艰难。在那个贫穷困苦的年代,我的母亲节吃省穿,对我们倾其所有的付出,是我们做儿女的今生来世都无以为报。

1964年冬月初九,我时任武装部长的父亲因血吸虫病晚期医治无效,魂断岳阳,韶华早逝,走完了他年仅36岁的光辉岁月。我是父亲去世一星期后的冬月十六带孝出生的遗腹子,为了纪念父亲,母亲为我取名叫孝民。我在家里排行第五,上面有四个哥哥,那年我大哥才9岁。当年,我的母亲在华容县造纸厂工作,每月工资仅20元,要养活我们兄弟,实在难以生存下去。为了把我们兄弟抚养成人,母亲毅然辞去工作,带领我们兄弟五人去投靠我父亲继嗣的爷爷奶奶。当时,我在华容县商业局工作的姨父姨妈,苦口婆心的劝阻我母亲不要下乡,说能在城里工作不容易,到乡下后再跳农门就难了,要为孩子们今后的前途作想,有困难也只是暂时的,他们也会尽力帮助的。可母亲态度非常坚决,勿容置否。她是怕在城里靠这点微薄的薪水养不活我们未成人的众多兄弟。爷爷奶奶住在东山镇艾家屋场,那时继爷爷早已过世,奶奶一个人生活,她老人家一生未有生育,稍有点积蓄。就这样,母亲带着五个孩子来到了奶奶家,在母亲的呵护下,我从小就是在艾家屋场这个小山村慢慢长大成人的。

为了不让我们兄弟挨饿,我的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下田劳作,干着男劳力干的重活,她是为了多挣工分,到生产队多分粮食,让我们能吃饱肚子,健康成长。即使母亲不分昼夜的做事,但每年到了春上青黄不接的时节,家里就断了粮。小时候,我常常看见母亲清早起床,拿着一个竹簸子,到屋场上家里劳力多人口少的人家借米下锅。每年秋天,我的母亲就把自家地里种的南瓜和红薯当主粮与大米一起混煮着吃。我常常半夜醒来,看见母亲剁猪草时睡着了。有时晚上,母亲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帮我们浆洗床套床单、缝补衣袜或烧火煮上两大铁锅猪食,常常要忙到深夜才睡。而每次母亲做好饭菜后就让我们先吃,她却忙着去喂猪,我们催母亲先吃饭再去忙,不然饭菜凉了,可母亲却要我们不管。我们兄弟从小懂事,就给母亲留些饭菜。母亲除了每天出集体工,还要利用中午和下午收工后的空闲,到园子里种菜,到山上打柴,到田沟里扯猪草。那时农村生活都很苦,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次猪肉,为了改善生活,母亲也偶尔到家门前的小河里捞些小鱼虾,和着坛子里的酸水腌菜焖烧,再放些剁辣椒和大蒜,香喷喷的,让我回味至今。在那个穷困年代,我家买不起胶鞋,一到下雨天,队上不出工,母亲就跟我们纳布鞋,我和哥哥们就在母亲身边玩耍,母亲还哼着一些不知名的儿歌给我们听。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母亲哼唱得最多的是一首令人忧伤的地方民歌,我依稀还记得其中的几句歌词:“人生在世有什么好?不如南山一根草。草死了有根在,人死了永不来”!唱得如诉如泣、凄哀婉转、荡气回肠。一直等到我长大了,才读懂母亲在苦难年华里的那些心思,那是她唱给在天堂的父亲听的一首最动人心魄的思念之歌,是她对父亲最深沉最深情的眷恋,也是她当年生活压力下不堪重负倾吐心声的一种方式。

那时农村里没有用电,一到夏天,晚上就很闷热,没有一丝风,睡在罩着蚊帐的床上,好像躺在蒸笼里一般,热得睡不着,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就用棕叶扇跟我们扇风,直到我们睡着了母亲才入眠。

我小时候经常流鼻血,母亲就用艾叶塞在我鼻孔里止血。记得七岁那年盛夏,天气炎热,可能是高温酷热的原因,我又流鼻血了,母亲还是用艾叶跟我止鼻血,但怎么也止不住。母亲急了,她丟开农活,背起我就往村部卫生室跑,但赤脚医生不在,母亲又背我到我家对面邻村去求医,也许老天有眼,等来到邻村卫生室时,我却停止了流鼻血,母亲怕我走路时振动再流鼻血,她又背起我往回走。母亲瘦小的身体背着我走了四五公里路的来回,没有歇趟,可见母亲爱子心切所发挥自己极致的体能。等回到家,母亲身上的衣服已汗湿得拧得水出。

我小时候体质不好,容易患感冒咳嗽,常常是三天一小病,一周一大病,尤其是冬天感冒频发,一感冒就头痛欲裂。为了不让我的头部受风寒,虽然家里很穷,可母亲还是把平时家里买油盐补贴家用积攒的鸡蛋卖掉,为我买了一顶既美观又时兴且昂贵的绿色军用帽给我戴上御寒,这顶军用帽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印象中有很多次都是母亲带着我到二三里路远的村卫生室看病打针。我八岁那年的一个春夜,半夜零时,外面飘泼大雨,电闪雷鸣,我突然发起了高烧,母亲焦急的看看我,又望望窗外,她给我披上一块大塑料布,毅然背起我向村赤脚医生家里跑去。我伏在母亲背上,清晰地听到了母亲的喘息声,我的心都快要碎了。懂事的我说:"妈妈,让我自己下来走吧!"母亲毅然答道:“那怎么行呢?你发着高烧,怎么能在雨里走?把塑料布披严,干万别淋着了。”我的眼睛湿润了。雨大路滑,天穹如墨,而且那时村里没有修大路,都是泥泞小路,母亲突然不小心一歪,我们母子倒在路边的水田里,母亲爬起来后连忙将我抱起,急切地反复地问我摔痛了没有?只等我说没事了,她才又背起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朝赤脚医生家里走去。打完针,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到醒来,天已大亮,只见母亲就坐在我床前,深情而着急地看着我,见我醒来,母亲第一句话就问我好些了么?我说头不痛了,母亲这才露出宽慰的笑容。看着母亲布满血丝的眼睛,我知道她是一夜未眠。然后,母亲把我背回了家,自己又下田出工去了…

我的母亲虽未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但知书达理,她把读书看得很重,尽管那时家里吃了上顿愁下顿,但我的母亲即使砸锅卖铁、借债度日,也要送我们读书。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我们兄弟都上了高中,还有两个哥哥一个上了大学,一个上了中专。母亲不识字,但她却明白读书的道理,她这样做,是希望我们兄弟们通过多读书来改变命运。不要像她,因为不识字所带来的贫穷与辛劳,也是为了让我们兄弟长大后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母亲虽然宽厚仁慈,但对我们兄弟管教得非常严厉。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屋场上大一点的男孩子带着我去邻近的花家湾一户姓徐的人家偷桃子吃,我小时候胆子小,不敢上树去偷,就站在树下看,那些大孩子偷了桃子后也分了一个给我吃,那种像柿饼一样的桃子,扁扁的,特别好吃,像蜜桃一样又脆又甜。后来母亲知道了这件事,一向忠厚老实从不打我的母亲,拿起竹条子不由分说地朝我身上乱抽,只等我哭着向母亲除保证说再也不敢了,母亲才住手。记得我后来有一次因感冒高烧了几天,没味口吃不下饭,母亲就跑到花家湾那户姓徐的人家买了四个桃子回来,我一口气把它吃完了,母亲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母亲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宽厚待人、乐于帮人。记得我家一户姓杨的邻居,他父母早亡,和前妻又离了婚,与一个四岁的女儿相依为命,而他又长年在外做手艺,十天半月难得回来一次,小女孩一个人在家,没人管她,饭也吃不上,经常挨饿,一到冬天她被冻得瑟瑟发抖。母亲见小女孩可怜,就把她接过来,吃住在我家里,还帮她洗衣服买衣服,小女孩在我家生活了一年多时间,直到她的妈妈后来将她接走。小女孩的妈妈干恩万谢,一定要给生活费,母亲硬是没要一分钱。记得小时候,我的母亲还收留了一位河南商丘姓焦的流浪老人,老人当时被狗咬伤了,走路一走一拐的,我母亲就帮他找来郎中,采草药给他敷伤。河南人爱喝酒,尽管当时家境不好,但母亲每天硬是给老人打一斤粮食酒给他喝,一直到半个月后,老人养好了伤才走,离开的时候老人跪下谢恩,我母亲连忙扶起说:人谁没个难处呢,只要我能帮的就帮,帮不了就不怪。以前只要有讨饭的来我家,家里再缺饭吃,母亲也要腾一碗给他们,她说这些人真的好作孽的,我们比他们过得要好多了,给点儿让他们填填肚子,不让他们挨饿。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纯朴善良、做了好事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别人回报的人。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母亲的影响,长大后的我也热心助人,帮人所难。记得我刚成家不久,在欠债未还的情况下,收留了一个叫徐勋达的落魄青年,他原是集成乡红旗小学的一名教师,因怀才不遇,自暴自弃,流落尘世。他从初春时节来到我家,和我同吃同住。我与他谈今论古,对棋吟诗,煮酒作文,畅谈人生,终于唤醒了他曾经消沉的斗志,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我到车站送他上了去岳阳求职的汽车,并帮他买好车票,汽车开了很远,他还在窗口挥手,直到在视线里消失…时隔不久,一个寒冷的冬夜,凌晨零点了,我的同学刘金尧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他说明天清早要去杭州,亲戚帮他找好了工作,但缺少盘程费。我二话没说,打开挂衣柜,从西服口袋里掏出97元钱的全部家当,我给了他90元,自己仅留下7元生活费。九十年代初,我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第一大队工作,当时家属在华容老家,我一个人住单身宿舍。那时,我结识了两个从农村到城里来创业的有志青年,一个叫洪亮,一个叫钟毅,他们当时都在跑业务,刚来岳阳人生地不熟,身无分文,吃住也没着落,我主动要他们在我这里吃住。那个叫洪亮的觉得我的工资不高,家里还有妻儿要我供养,他不好意思每顿都来我这里吃饭,就只到晚上来吃一餐,后来知道了他早上中午喝自来水,一天中只晚上吃一餐饭的内情,我就到大队食堂打二份饭菜,他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他们两个在我这里吃住了二年,后来洪亮在长沙开了一家电脑公司,他经常回岳阳来看我,还去老家看望我的母亲。通过努力,钟毅也坐上了岳阳一家最大民营企业公司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在公安战线工作的近二十年来,我所帮助的人,自己都数不清了,不胜枚举。这些,都要感谢我的母亲对我的言传身教。

小时候母亲教育我们兄弟要与人为善,与世无争,与己求进,不与人争强讲狠,不占人便宜,不损人害人,不不劳而获。要我们低调做人,平淡度日。要我们勤俭节约,靠劳动吃饭…母亲的教诲,让我刻骨铭心;母亲的大爱,常伴我左右;母亲的大恩,常驻我心中。

如果说时光是一把雕刻刀,那母亲深的皱纹里既蕴藏着昨日的多少风霜与辛劳,也蕴含着多少慈爱与付出。依稀还在昨日,是母爱绽放了我春花一样烂漫的童真,茁壮了我小白杨一样的青春岁月。当我在岁月里长成一枚沉甸甸的果实时,我的母亲已经黑发染霜,面布菊花。我在母爱中一路成长,而母亲身上却在不断增添岁月的痕迹。目睹了母亲几十年来毫无怨言地承受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我不得不对她肃然起敬。母亲没有亮丽的容颜,却带给了我无穷的精神食粮。

殷殷血脉情,浩浩母爱恩。如梦的童年已随历史的尘烟飘远,但母亲整日忙碌的身影,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母亲用血汗把我们兄弟灌养成人,我们做儿女的所能做的只有知恩图报,及时尽孝。

岁月如流,恩泽永存。唯有真诚祈福我的母亲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浩荡水!唯有衷心祈愿我的母亲晚年健康、幸福!

(白石岭分局金凤桥派出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