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营风采 > 走进警营
 
做新时代有梦青年
编稿时间: 2018-06-19 08:49 来源: 市公安局  
 

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天才蒙蒙亮,我就喜欢沿着长安街跑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每当站在国旗下,听着慷慨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看着五星红旗迎风徐徐升起,我的内心总是充满神圣的庄严感和使命感。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我为自己生长在红旗下感到喜悦。

翻开历史厚重的书页,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灾难重重的年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运动风起云涌。1919年5月4日,是那些青年学生们揭开了反帝反封建的序幕,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那个时代的青年梦,是要让中华民族站起来!无数革命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梦想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胜利。“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让积贫积弱的中国富强起来了。“东方雄狮”咆哮着,前进着,屈辱的历史一去不返,辉煌的前景迎面而来!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奋斗,“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还有那些让人震撼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一个个非凡的科研成果,引领我们走向了新时代。

2017年1月,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演讲时,引用了狄更斯描述工业革命后期的这样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新时代的中国还有“一个变化,两个没有改变”。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历史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想到这里,作为青年党员的我,深深地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当了整整七年农民。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知识青年的人生选择。习近平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将青春燃烧在了广袤的黄土地上。“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青年习近平的苦难辉煌,为这句话做了最好注脚。青春是用来为梦想奋斗的,为梦想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作为一名青年民警,有了梦想,还要学习和务实。在公安大学,我跟随导师和同学们一道提升警务专业技能,练就专业本领;在市委党校,我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政治信仰,锤炼党性修养;在工作单位,我厘清“三个关系”,牢记“二十个不准”,按照政治建警要求时刻做好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我时刻提醒同为公安民警的丈夫牢记使命敢于担当,营造朴素、奋斗、和睦的好家风。我坚信只要怀揣梦想,无怨无悔干好每一件事就会有收获,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路就会成功。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寄语——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立鸿鹄之志,做奋斗者,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与各位有梦青年民警共勉。

(作者:君山分局  湛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