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更迭时节,恰缝而立之年。有幸获良机到清华学习,实属特别又珍贵的生日礼物。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高等学府,“清华”二字神圣且遥远。学生时代曾将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摘抄在笔记本上,每每看到便顿感浑身是力;或是在旅游时,将他作为一个驻足拍照的旅游景点,却不曾奢望过像清华人一样欣赏近春园荷塘的月色,或是在水木清华读书甚至小憩。当我与同仁们一起步入清华大学,聆听大师的教诲,徜徉知识的海洋,恍若自己也幸运地成了清华学子中的一员。
然而,只是坐在清华大学的课堂上,由学富五车的大师授课就算清华学子吗?这或许不算一个问题,但一名清华学子告诉了我答案。
学习的第三天,我在校园夜跑。校园昏暗的灯光拉长了树木的影子,偶尔有学生匆匆忙忙与我擦肩而过。突然,“吱——”随着一声急促的刹车声,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从我身边疾驰而过,他将单车紧急停在前方不远,匆匆跳下车,打开书包,翻出笔记本,站在路灯下奋笔疾书。这个风风火火的同学引起了我的好奇,故意放缓了脚步,走到他身边驻足看了一会。清爽干净的短发、黑框眼镜、简单的T恤和球鞋,很普通且标准的学生打扮。大概是意识到我在看他,男孩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可能感觉到我也并无恶意,他憨厚而友好地微笑了一下。因为好奇,我突兀地开口问到“同学,你这是在做笔记吗?”他可能并未意识到我会突然发问,有些怔怔地抬起头回答“是的,突然有了思路就先记下。”随即合上笔记本,放入书包。他走到自行车边,推着车准备离开。
“你们清华的学生好像都比较喜欢独来独往,不像一般的大学都是三三两两。”我跟在他身边,缓缓地说。
“你不是清华的学生吗?”他有些诧异地望向我。
“不是,我是来培训的,只是最近发现你们都有这个共同点。”
“是的,可能是善于独处吧。”他恍然的表情,“有时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那么容易被打乱思绪。与其三五成群热热闹闹,我更喜欢心无旁骛安安静静。”说罢,他便跳上自行车,对我做了个再见的手势,飞驰而去了。
突然想到不久前看的一篇文章“越发达的地方,人与人之间越独立,人的个性越强,越愚昧的地方,人与人之间总是千丝万缕的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们都趋于整齐划一,抱团取暖。鲁迅说,野兽总是独行,牛羊才会成群结队。回忆自己的大学时代,总是三五好友、呼和成群,一起玩耍嬉戏,鲜少单独走在校园里。仿佛一个人就静不下心、干不成事,偏偏聚在一起的人多了,似乎干的也不是好好听课、逛图书馆等,而是上网吧打游戏、游山玩水等。毕业之后更加懒散,有时虽然独处,但也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并没有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惰性与随意,可能就是我与优秀的清华学子们渐行渐远的根本原因吧。
七天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作为公安系统的办公室人,“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慎独慎思,无问西东”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清华校园里那个路灯下奋笔疾书的少年,总是不时浮现出来,提醒我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该做到不陷于繁忙冗杂的踏实,直面自我的真实;不惑于随波逐流的庸俗,品味孤独的意趣;不溺于光怪陆离的人生,做好自己的主人。
自警自省,慎独慎思,听从我心,无问西东,致清华之行,敬而立之年。
(君山分局 付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