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营风采 > 走进警营
 
衣带渐宽终不悔
编稿时间: 2016-08-19 11:07 来源: 市公安局  
 

窗口民警是为群众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合法的前提下便利的服务好群众,让群众满意是每个窗口民警的天职。

从2003年我成为一名人民警察队伍中的一员,从派出所户籍窗口到现在的县公安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工作,掐指算来13春秋寒暑了,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对于我们来说感触颇深。

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工作窗每天早上八点准时一开门,跟群众的对话交流就不会停止,“这里可以办身份证吗?”、“那什么时候有拿?”、“那我要怎么加快?”……我们总是怕群众听不明白回答,边用手指正对面的邮政代办台。“哦,哦,”。跟这个群众的对话刚刚结束,这边出入境群众的相已照完,办理出入境事宜的是位年纪偏大的老人家,他微笑着说“你这有老花镜吗?“有的”是的,我们的窗口的办公柜里有老花镜,近视眼镜,便民笔,纸,茶杯。甚至我们的办公桌上还有自备的护手霜,因为很多老人家年事已高指纹都磨损了,用水沾在手指上都采不出指纹纹路,但蘸上护手霜后,指纹会显现得很清晰,确保采指纹工作顺利进行。他在表格上签名那栏签上自己的名字,我一看表格上面基本情况还掉了出生地和户口所在地未填,我示意他坐在我电脑桌前的便民椅子上,问他“您的基本情况还掉了出生地和户口所在地未填,您把户口本给我,剩下的几项基本情况我替您按户口本上填了行吧?”“我是年纪大了看不清,基本情况还是我旁边领表的男孩子帮填的。”我迅速地按他户口本替他填好,“您的电话号码多少?”老人家拿出手机“我不记得,我得查查”“您把手机给我吧,我帮您查。”老人家把手机按开开关键递给我,我一看是老式机,对于用惯了智能手机的我还真不会用,我只得快速地按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再打开自己的手机查到未接来电在表格下替他填下他的联系电话。“那您的紧急情况联系人及电话填您一个亲人的。”“那填我儿子的吧,姓名,电话号码”下面的申请内容也未打勾,“您要办护照还是办身份证?”“我儿子说要带我出去香港和澳门。”“您能确定是签香港、澳门啵?”“等下我还得问问我儿子吧。”“那这样吧,您把电话拨通我来接吧”“好”电话接通,终于确定了老人的行程,不仅要办港澳证还得办护照,因为他儿子还要带他去泰国。我暗暗庆幸我帮他问这才更清楚。接下来配合老人的慢节奏总算把他的办证受理完毕。不是常说“有困难找警察吗?”甚至去政府去法院去民政局……简直成了“万能咨询台”。每天就是这样无数次的对话,每当下班了我们窗口民警都不愿再讲话。

因此窗口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要以热情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工作中的枯燥和艰辛。并且做到群众咨询要“热心”、解释工作要“耐心”、办理证件要“细心”、遇到复杂问题要“用心”。

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窗口的工作贵在“做”字做到热心接待,仔细询问,细心办理。少打一个勾就可能帮群众少签了一个香港或澳门,有些群众只签香港自己却把勾打在澳门,如果我们少问一句:您签香港还是澳门?就可能误签成了澳门,或者有些群众香港、澳门都要签,而他自己又忘记了打勾,如果我们少问一句就可能会办一个空白的签证本,有的在旅行社报好名就因为少了签注而耽误了出行。甚至有些不懂的中老年人到了香港或者澳门关口一看无签注却不得不花费车费跑回头路。还有些群众一年内不去香港、澳门的也都在要去的栏目内打上了勾,我们总是会不厌其烦的追问一遍确定其一年内去香港、澳门才签上,确定不去的话告诉他不需要签,只需要办一个空签证,去之前提前十天来我们大厅办签注即可。

在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窗口工作中不但要求业务娴熟、服务热情,还要讲究技巧,否则就容易出现“办事不讨好”、“好心办砸事”的结果。在窗口工作中由于人多事杂,在受理办证过程中常常被其他群众插嘴咨询、插队办事的困扰。我们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窗口平时就是窗口从没少过办事群众,过年前后二个月更是每天大厅里便民椅上坐满了人,排队的从照相室门口长龙的队伍排到了公安局大门口,大厅里经常是一天容纳四五百人,甚至七八百人,大厅里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窗口的每位民警从早上八点坐到下班时间就没有离开自己的电脑桌,连喝口水,上个厕所都是趁着电脑自动采签名的间隙,每当下班时每位窗口民警都唇干口噪,精疲力尽,腰酸腿胀。手常常连盖章的劲都使不上。过年对于很多单位来说一年的工作进入尾声也是该放松的时候了,可对于我们来说过年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又到了打大仗的时候了,每天忙到连吃饭都是从食堂搬到我们的会议室吃的,我们连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个在我们加班。

至于窗口民警,于工作,于家庭,于生活既有汗水也有泪水,既有付出也有收获。既然选择了警察这一行,便意味着选择了无怨无悔的奉献,虽苦犹甜,虽累犹乐。我们头顶上的庄严的国徽无时无刻昭示着我们在事业上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极,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时,永远在路上。

                                                     (作者:岳阳县公安局  秦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