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警务资讯 > 警营风采 > 走进警营
 
反扒工作的“望闻问切”
编稿时间: 2016-07-21 16:14 来源: 市公安局  
 

我是岳阳楼分局便衣大队的一名协警,平日干得最多的就是反扒工作,这个工作我已经前后干了快三年了,也算是反扒战线的一名“老兵”。如何开展好便衣反扒工作,在大队反扒民警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渐掌握要领,并将其归纳为“望闻问切”四个字。

一是“望”。是指发现扒手的过程。在到便衣大队报到的第一天,我同大队的其他民警一起上街反扒,反扒民警教我如何辨识扒手。要从衣帽穿着、行为特征、结伴人、手上携带的物品,特别是要看他们的眼睛关注的是什么等多方面来综合分析判断最终确定是不是扒手。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辛苦,一旦发现有可疑分子,就得死死盯住决不能让其离开视线,否则街上人来人往,一眨眼可能就不知去向。为了盯住一个嫌疑人,顶着严冬酷暑,日晒雨淋,一跟就是三四个小时,嫌疑人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可是我们还不能跟得太近,要防止被他们发现。

二是“闻”。是指搜集扒手作案证据并将其抓获的过程。发现了扒手,没有作案,则不能惊动。可是即使扒手已经作案,如果抓获的条件不成熟还是不能莽然收网,否则很有可能抓了也会因为证据有问题最后只能放掉。最后劳而无功反而助长了扒手的嚣张气焰。因此,“闻”是反扒工作中环环相扣的工作,也是最紧张最拼耐力和智力的工作,在决定抓捕前,反扒带队民警必须象将军一样统筹全局,摄像、找失主、抓人都要安排和设计好,时间上更要把握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反扒民警常常为了摄取嫌疑人作案视频,不仅要“猫鼠同步”早出晚归,而且要躲藏起来防止被扒手或其同伙发现,屋顶、厕所、走廊、车内都可能是我们的摄像点,经常一蹲就是大半天。有时为了打掉扒窃团伙,我们还需 “放长线钓大鱼”,要通过长期的跟踪取证,直到所有的团伙成员都纳入证据网中,并且还要找到最佳的抓获时机争取一网打尽。

三是“问”。是指大家所说的审讯工作。这项工作连反扒民警都很头痛。扒手基本上都是一些几进宫的角色,他们之间还相互传授反侦查经验,一旦落网被抓,都是百般抵赖死不认罪。即使我们当场抓获人赃俱获或者出示清晰视频他也不认账,外地扒手更是凭借语言不通身份不明钻法律空档,这些都给审讯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就审讯扒手这类看似很小的案件,反扒民警往往得付出比一般刑事案件更多的精力。

四是“切”。是指后期办案工作。很多人不理解有的扒手被抓后没多久就又放了,从而对民警工作产生误会。其实,通过前面的工作把扒手刑事拘留之后,还有很多的后续工作要做,一旦工作不到位,关了的也要放。关键是要做到“三证”齐全,即嫌疑人口供、失主材料、视频证据这三项证据齐全。反扒民警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对嫌疑人反复提审,要将视频整理截图和给失主辨认,有的要调取前科材料和释放证明,有的年龄存疑的还要进一步核实年龄等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