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楹联于我,就像是时断时续、时来时往的朋友,有时那么熟悉,那么亲近;有时又那么生疏,那么隔膜。这或许是由于鄙人“翁仲误作为仲翁,只怪窗下少夫功”的缘故,难以找到那种且行且吟的雅趣,难以达到那种怡人怡己的境界。
然世上万物皆非绝对。因多年从事文秘工作,在市井凡夫看来,我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文化人”,是一个彻里彻外的“傲角色”(有本事)。每遇逢年过节、亲朋红白喜事、单位重大活动,或者宣传、文化部门、楹联作协等群团组织征联征稿,少不了便有热心人士怂恿我“重在参与”。我自知在楹联天地里属无名鼠辈,不敢轻易造次,但又难奈其情,加之脸面又厚,傲气又足,间或也不得已小试钝刀,羞颜献丑,权且当作一种休闲自娱。
作得最多的是“婚联”。好多都是应景之作,应时之为,写完交帐,随后便成梦中黄梁,水中月影,难觅墨迹。但凡事也有例外,有几副难登大雅的拙作一直留存脑际,刻骨铭心,试举数例,以为笑资。
上世纪九十年年代初,那时我在市人武部工作。我战友的一位姓王的老表准备在元旦招上门女婿,请我捉笔赐联,老王同时递上两盒白沙烟以作润笔。我一时禁不住“烟”惑,麻起胆子书就一联:
女亦子子亦女女儿就是儿;
孝为先先为孝孝敬则为敬。
此联中,上联是讲在新时代,要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即使没有儿子,只要有女儿也就像有儿子一样;下联是祝愿新招的上门女婿在妻家要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尽责尽孝,顶门立户,赢得敬重。王家一看甚是欢悦,说是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道出了他们的肺腑言。
2013年10月我儿子陈历淼、儿媳常亚楠择期成婚,他们都在武汉工作,亲家嘱我为武汉新居写副对联。情理中事,责无旁贷,我便搔了几天头皮,耗了几点脑汁,将他俩的大学、研究生同窗7年的经历、两人的原籍地以及两人的名字融入其中,凑成一副九字联:
豫约浩淼洞庭开并蒂;
湘逢馨楠桂园结同心。
联句中,“豫约”、“湘逢”,是“预约”、“相逢”两词的谐音再造,既暗喻一对恋人情定三生,情真意切,又表达河南、湖南两地彼此情缘“南”了。盛情“南”却,“浩淼洞庭”、“馨楠桂园”是人名与地名的联缀,“淼”、“楠”各取他俩名中一字,“洞庭”即儿子的生养之地在天下闻名的岳阳市,“桂园”即他俩大学同窗求学之所——华中师大的别称“桂子山”——堪与武大樱花齐名的校园胜地。“开并蒂”、“结同心”是点题之笔,意指他俩成家立业、踏上红毯,了却了父母一桩心愿,也祝愿他们心心相印,同步新程。我请一位书法高手“金笔”挥毫,贴于门框,楼下一位姓骆的武汉《知音》杂志编辑品味一番后说“韵味独运,意境深邃,对仗工稳,匠心独运,佳对,妙联!”着实把我狠狠地高封了一番,搞得自我陶醉了好一阵。
就象厨师做菜,不能餐餐只搞点“辣椒炒肉”,萝卜白菜也是万万不可少的。除了有时写点婚联,也不乏心血来潮涉足于挽联、山水联、寿联乃至于楹联。
2010年以来,我所在的临湘公安交警有4位民警相继辞世,都是英年早逝,令人痛惜。为缅怀战友,我在为他们写告别辞时都把“难言之情,一联系之”。
2010年7月19日,年仅34岁的原交警城东中队中队长吴维东牺牲,即赋一联“维安尽天职,东土泣鬼神”;2014年9月16日,原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南雄突猝,即赋一联“南山垂首百行泪,雄势辉照万代人”;2015年2月2日,原大队车管所教导员陈翼雄作别,即赋一联“翼展半途遭折翅,雄气寸断思故人”;2015年7月9日,原副大队长、退休不到2年的吴海波病故,即赋一联“海啸蓬莱悲壮士,波涌洞庭祭英灵”。这些都是嵌名联,重在畅情达意,抒发衷情,如有不合联规,则纯属在下“夫功”浅矣。
说到山水联,因为鄙人随作随写随忘,左思右想还记得自以为比较有味的几宗“联”事,不妨借此择一戏说。
话说猴年马月的一个春末,我一老家在临湘詹桥镇的同学甘清华邀我到大云山去拜菩萨,我们便兴趣盎然地从省道S301驱车前往。“甘同学”头晚喝多了“猫尿”,深恐旅途寂寞,一路滔滔不绝唠叨着詹桥的谷酒、贺畈的钨金以及乡风俚俗、人物掌故,说得眼睛泛白,唾沫四飞,一路倒也其乐融融。车到鱼洞电站,此君内急,便下车小解,仍然嘴不歇伙,说:“我站的这个位子下面是跳石溪,前面是鲫鱼洞,东边是东冲大屋,西边是西冲大屋。有人出了一句上联,下联至今冒人对出——”“华作家,只怕只有你才试得一下。”这家伙一边给我戴“高帽子”,一边声音提高八度“听好——鲫鱼戏跳石,东冲西冲。”我未作声,其实脑壳里面已经在开始“打翻车”,不免激起了我骨子里潜伏的那点傲气。这联出的也确有过人之处:短短九字,涵盖一个地域的四个地名,且四名相串,自然天成,一个“戏”字妙趣横生,顿有动感,活脱一幅乡野水墨画卷。
在这不经意的一刻,我的心弦似有纤纤细手被轻轻拨动。
我的思绪一下浸淫在一个莫名的世界中,如同一个迷路的行者,在一片鸟语花香的丛林中四处穿行,苦苦寻找着那似有似无、若明若暗的目标所在。
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我突然脑际灵光一现,随口吟出“白云恋鸿鹤,南桥北桥。”
随行诸君大呼:绝对,绝对!甘同学更是击掌承诺——中午为东庆贺。
“庆贺”一事按不下表。且说时隔多日,我把赴大云山途中对对联之事侃给在我所在交警当副大队长的“老庚”李东雄,请他从专业角度予以评说。说到此君,我与他交谊甚好,在下不得不略加交代。
李东雄年近六旬,为警为文,亦雅亦俗,在临湘地界可是一名“活色生香的精品人物”。此公文思敏捷,尤工对联,头顶“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理事”、“临湘楹联家协会主席、作协副主席”等多顶桂冠,编撰出版了《临湘楹联荟萃》、《中国对联集成湖南临湘卷》、《江南三大名楼楹联大观》、《吴獬一法通文句例释一千条》、《达观斋散集》等书刊40余本。《人民公安报》、《岳阳日报》、湘警网等多家主流传媒称其是“全国楹坛的知名人士,临湘文苑的领军人物,临湘公安战线上的饱学翘楚……”用一句临湘俗话来说,就是“一个下不得地的角色”。我沾对联,受其影响甚大,确是“近朱者赤,近联者联”。
当下东雄“老庚”“洗耳恭听”了我的一番絮言,若有所思地说:“此联征对我早有所闻,可以说由来久矣。出句源自清末湖北通城一名士。此名士素慕獬公大名,一日登门造访,酒酣耳热间禁不住联兴大发,聊出此句借以助兴。”接着又说:“寓居临湘桃林胥港的獬公也不愧是湖湘大家,剑眉轻挑,长髯轻抚,就着香郁米酒,不消一刻对出下联——胥港通桃林,大畈小畈。”
原来不是“无人对出”,獬老爷早就捷足先登了。都是甘同学误我,我心里生着怨气,这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是费功夫”吗!
“不过——”,“老庚”话锋一转:“你所对的这副虽非绝对,也属妙联。妙就妙在把临湘城区四个地名自然组合,既给人遐想,又富有动感,一个‘恋’字韵味十足,情景交融。如果‘云’、‘桥’二字能是仄声,‘鹤’字是平声,那就真的无懈可击了”。
天哪,精卫有填海的本事,但又到哪里去找“五花石”吔。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近年,为把临湘打造成为岳阳“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桥头堡,临湘市委、市政府确定了“精彩北大门,品质新临湘”的战略目标,把“打造全景临湘,构建全域旅游”作为新增长极的重大引擎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临湘素有“湘北门户”之称,是名扬全国的“中国竹器之乡”、“中国浮标之乡”、“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可谓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凝炼、推介临湘的“精彩”和“品质”,我等匹夫须尽绵薄之力,彼时又正值市文旅广新局、楹联学会面向全国征集市联,于是之,我又不知天高地厚,拟长联一轴,羞容示之,求教大方:
控湘鄂两省,扼南北咽喉,京广武广纵贯,国道省道畅达,扬子江依境东流,黄盖湖渔歌唱晚,展改革宏卷,开放崛起,兴业惠民,政通人和,物宝天华,兼陆逊兴城,屈子行吟,诗仙遗踪,獬公传道,四化两型挥巨擘。
越古今千年,逞湘楚峥嵘,云山仙山横亘,源潭龙潭溢彩,长安河枕戈北去,接驾市羽衣犹存,揽巴陵胜状,旅游旺市,筑巢引凤,钟灵毓秀,云蒸霞蔚,并银水烁金,龙窖蕴奇,药姑佑庶,儒矶含情,一极三宜竞风流。
(作者交警大队 陈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