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初夏的阵阵蝉鸣,时光的车轮匆忙碾过,三个月的警校培训在短暂、紧张锻炼中结束。今天的我们,面对即将接任的工作岗位,有的体现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冲天豪情,有的蕴藏的是一展身手、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而更多的是对一份警校生活的不舍与留恋。
它教会我们的不只是作战技能、舆情应对、警务知识,它加深我们对职业的认同感,对“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认识。前几天看唐僧的自我介绍,感受颇多,细细揣摩,结合警校学习,谈谈心得。
“我是谁”。“贫僧唐三藏”,犹记唐僧西天取经时自我介绍到“贫僧唐三藏”。“贫僧”,说明自己的职业身份。“贫”是谦称,“僧”是工作,“贫”字不是唐僧的客气话,是内心里的谦卑,对他人、对众生、对佛祖的谦卑。虽然他已是高僧。“僧”,告诉对方也是高僧自己要守僧人的戒律,这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身为新警的我们,应当明确身份,坚守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仅完成本职工作,还有职业的操守,这种操守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需要时时提醒自己要对得起身上的藏青蓝,对得起自己的专业,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部门。
“从哪里来”。“来自动土大唐”,“东土”相对于“西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现代文明之地过道落后贫穷之所。即使如此,唐三藏却没有任何的骄傲的心理。从群众中来的我们,代表着人民群众,我们需用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只有执法越规范、办证越便捷、服务越热情,才能更好的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即使身兼责任重担,仍充满着对公安事业的深深热爱。
“到哪里去”。“去往西天拜佛求经”,他的目标是非常明确,就是去西天取经。至于怎么去,应该是边走边摸的。从愣头青向骨干力量迈进的我们,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途中的险阻难以避免,更需迎难而上的勇气,对于信念与志向不曾动摇。抵得住金钱诱惑,权力迷惑,即便周围潜伏着危险,也未曾屈服死亡与恐惧。从警之初明确理想目标,不做只会埋头挑担不能抬头看路的沙僧;不做舒适圈中念叨吃喝的八戒;不做错把手段当目标,把打妖怪当成取经的悟空。在成长上,常用“谦”“诚”二字,“谦”即谦虚向学,初入单位办案经验不足、操作流程不熟、法律法规运用不规范。这就需要我们谦虚向同事学习,书本学习。“诚”即诚心诚意,群众办业务,诚心接待,实意办事,真诚讲解。自始至终怀着一颗谦诚之心,不惧艰难万苦,为单位,为群众,为熠熠发光的警徽。唯有这种谦诚,这种决心,这种毅力,这种能力,这种磨砺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新时代下的公安工作面临新挑战、新要求,新期待。作为新警应充满正能量,即便有“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现实,正因如此,我们更需“敢叫日月换新天”,更需“快马加鞭未下鞍”。
君山分局:杨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