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宁乡县委书记《我是不是想多了》的公开信,发人深思。“坑之问”,问的是执行力、责任心和精气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担任交警大队长好些年了,我深深体会带好队伍犹如航船掌舵,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互相支持的境界、勇往直前的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只有这样为政一方才会作为、能作为、有作为。
干事,首在雷厉风行的作风。交警部门的工作阵地在前沿一线,冬战严寒,夏战酷暑,风里来,雨里去,不时要面对各种危险情况甚至不法侵害,特别是近年来交警执法环境的变化,使屈原交警大队的各项工作充满了艰辛和挑战,民警所承载的重任和付出的辛苦是一般岗位少有的。作为大队长,干事要有紧迫感,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凡事带头、凡事领先,要比民警们付出更多,做得更好,让民警服气、让民警敬佩,自觉主动当标杆,不畏艰难险阻,努力做好工作。2014年,屈原城区正虹大道、屈原大道、兴盛街三条交通主道改造提质,区管委要求按时完工,及早通车的指示下达后,我带领路面秩序中队一班人起早摸黑加班加点,从施工疏导到施划标线一直亲力亲为,想在最前、做在最头、走在最后,直到按时完成通车任务。忙碌两个年头,当群众散步在平坦、整洁的柏油路上传来声声赞许时,我心不由充满感动,毕竟口碑胜过任何奖杯。
共事,重在互相支持的境界。团结是一个团队整体形象的体现,是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集中反映。屈原交警大队虽然是个只有10名民警的“袖珍大队”,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管理好一摊子事务,作为大队长,要具有维护团结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身体力行,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要善于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努力形成整体合力,打造“团队精神”。五年来,改造及新增红绿灯控系统7个,卡口3个,城区标识标牌标线一应俱全,道路中心护栏也亮相主要街道,这些变化都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惟其如此,才能整合各种要素,提高工作效能,集中力量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处事,贵在勇往直前的担当。交管工作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既有路面秩序的一线执法,又有处罚中心、车驾管窗口服务,要求民警要带着深厚感情对待群众,作为领导也应带着深厚的感情对待民警,要形成一套完善的队伍管理机制,办好与民警利益相关的每一件事,做民警的贴心人。2016年,交警总队科目一考试职能下放,屈原管理区10万人口,每年新学员不足2000人,建一个科目一分考场,配套待考室、侯考室及房屋维修和卫生间改造需资金30万元,得不偿失。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方便服务人民群众更是我们工作的理念。2017年科目一屈原分考场已正式投入使用,方便了屈原、汨罗、湘阴学员就近考试,已参考学员达2000人。为民办实事,永远在路上。在面对交通事故时,当事人之间没有轻声细语,有的只是争吵和辱骂,甚至哭诉和仇视。作为交管工作者,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就要抱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来依法依规调处事故,消除社会矛盾,还社会公道。对民警的功过是非,要公道求实的对待,做到“当赏者,虽怨仇必录;当罚者,虽父子不舍”,这样才能使民警充分感受到领导的公平和公正,乐意与你共事,竭力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坑”,折射的是工作的思想和作风问题,我们从事的交管工作是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面对“坑”之类的问题出现,我们唯有出于公心、心系群众,干实事、敢担当的氛围才会愈浓,才能真正破解“坑之问”难题。
(作者:屈原区局交警大队大队长 田密常)